费信字公晓,明吴郡昆山人,洪武十七年生。年少好学,因家贫常借书阅读,又自学通阿拉伯文。永乐、宣德年间曾任翻译官随三宝太监郑和四次下西洋:第一次 永乐七年(1409年) 第二次 永乐十年(1412年) 第三次 永乐十三年(1415年) 第四次 明宣德五年(1430年) 费信在正统元年(1436年)著《星槎胜览》纪录下西洋时所见所闻各国风土人情凡四十国,其中占城国、交栏山、暹逻国、爪哇国、旧港、满刺加……[详细]
|
顾瑛(1310~1369) 元代文学家。一名阿瑛,又名德辉,字仲瑛。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家业豪富,筑有玉山草堂,园池亭馆36处,声伎之盛,当时远近闻名。轻财好客,广集名士诗人,玉山草堂遂成诗人游宴聚会场所。于其祖茔处为身后修造生圹,名曰金粟冢。他不愿做官,常与杨维桢等诗酒唱和,风流豪爽。元朝末年,天下纷乱,他尽散家财,削发为在家僧,自称金粟道人。他死时已经是明初了。顾瑛生平与朋友游山玩水,饮酒赋……[详细]
|
归庄(1613~1673) 清初文学家。一名祚明,字尔礼,又字玄恭,号恒轩。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曾孙。17岁时与顾炎武一同参加复社。清兵南下,参加抗清斗争,失败后,一度亡命为僧。顺治九年(1652),应万年少之聘,到淮阴任教,暗中与顾炎武联系谋抗清。万年少死,回昆山隐居,卖书画为生,不仕清。佯狂愤世,游名山大川,凭吊今古,常大哭,与顾炎武同乡齐名,因有归奇顾怪之称。归庄的诗文……[详细]
|
龚贤:(约1619─1689),江苏昆山人,清代著名画家。又名岂贤,字半千,号野遗、柴丈、半亩。康熙五年(1666)定居南京清凉山,称其居所为“半亩园”,以鬻画课徒为生。在隐居的20余年中,龚贤的绘画艺朮臻于成熟,创作出许多佳作。着有《画诀》、《龚半千课徒画稿》、《香草堂集》。 龚贤专攻山水画,主要取法董源、巨然、二米、黄公望、倪瓒、董其昌等,对董其昌的“南北宗论”持认同态度。但他更注重师法造化,……[详细]
|
顾鼎臣(1473-1540),明大臣。苏州昆山(属今江苏)人,初名同,字九和,号未斋。弘治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、文渊阁大学士。东南赋役不均,因得其力有所改正。昆山原无城池,力主造之,倭寇来犯,合城无恙。后卒于官。谥文康。著有《未斋集》。[明](公元一四七三年至一五四o年)字九和,昆山人。生于明宪宗成化九年,卒于世宗嘉靖十九年,年六十八岁。弘治十八年,(公元一五o五年)进士第一,授翰林修撰。累迁礼部右……[详细]
|
顾炎武(1613~1682)原名绛,字忠清。明亡后改名炎武,字宁人,亦自署蒋山佣,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。汉族,南直隶(清改江南省)苏州府昆山县(今江苏苏州昆山)人,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、史学家、语言学家。顾炎武与黄宗羲、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。顾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(1613),原为顾同应之子,曾祖顾章志,顾氏为江东望族,徐干学顾炎武、徐秉义、徐元文三人是顾炎武的外甥。顾炎武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……[详细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