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宁江,1984年8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,中国内地男演员,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04级。2006年,出演首部电视剧《一世情缘》,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。2008年,出演反特题材电视剧《黑三角》 。2009年,在军事题材的电影《歼十出击》中饰演年轻的飞行员武威 。2011年,在青春励志电影《假如没有你》中担纲男一号 ;同年5月,出席“2011His life中国新面孔”颁奖盛典,并获得“中……[详细]
|
钱绍钧 中国工程院院士·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
钱绍钧(1934.10.22- )实验原子核物理学家。浙江省平湖人。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常任委员、研究员。 1966年起从事核试验的放射化学诊断技术工作。先后主持完成了核0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凝规律、核材料燃耗测定等课题的研究以及多项测试技术的改进、核数据的编评等工作,拓宽了试验放射化学诊断领域,提高了测试精度。组织领导了多项地下核试验工程技术的攻关,取得了突破,为建……[详细]
|
陈毓川 中国工程院院士·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
陈毓川(1934.12.7- )矿床地质专家。浙江省平湖市人(原籍宁波)。1959年毕业于乌克兰顿涅茨工业大学。国土资源部研究员,历任原地矿部总工程师、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、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、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副主席。长期从事矿床地质、地球化学、区域成矿规律、成矿预测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。系统、深入研究广西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、矿带地质,为指导找矿及总结成矿规律作出了贡献;深入研究宁芜、庐枞、……[详细]
|
邹竞 中国工程院院士·化工、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
邹竞(1936.2.9- )(女)感光材料专家。生于上海市,祖籍浙江平湖。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,获工艺工程师学位。现任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专家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,兼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 长期从事感光材料和功能性薄膜材料研究和新产品开发,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。上世纪60年代成功地研制出当时国防军工急需的三种特种红外胶片,填补了国内空白。从70年代起,先……[详细]
|
姜文汉 中国工程院院士·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
姜文汉(1936.5.9- )光学技术专家。浙江省平湖县人。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。现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、研究员,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。早年从事大型光测设备研究,在精密轴系理论和技术、固定式光学测量系统等方面有开创性工作。1979年在我国首先开拓自适应光学方向,建立整套基础技术并研制多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系统。他在自适应光学和光束控制两方面均作出重大……[详细]
|
邹元爔(1915年11月12日—1987年3月20日),出生于浙江平湖。冶金学家、材料学家。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(院士)。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。邹元爔出身于职员家庭。其父邹宏宾是早期同盟会会员,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,获博物学硕士学位,曾任浙江大学教授。母亲知书达理,曾帮助过辛亥革命。邹元爔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。邹元爔少年时在家乡就读小学和初中,1929年入浙江省省立……[详细]
|
沈保根 中国科学院院士
沈保根,磁学和磁性材料专家。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。1952年9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县,籍贯浙江平湖。197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。现任中国科学院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,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分会主任,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。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。201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。 长期从事磁性物理学和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。开展了非晶态合金的磁性和输运性质研究……[详细]
|
葛昌纯 中国科学院院士
葛昌纯, 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。1934年3月6日生于上海,原籍浙江平湖。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,1983年获德国Dresden技术大学博士学位。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。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。 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工作。在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用的分离膜研制中,分析推导了复合分离膜一系列特性参数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式,提出了一条独特的制造复合分离膜的……[详细]
|
沈于兰 女,一级演员。浙江平湖人,1946年11月出生。1960年8月考入上海越剧院学馆演员班,工小生。1966年毕业遇“文革”,1968年转到农村、工厂劳动。1972年回越剧院任演员。1975年在现代剧《磐石湾》中扮演女主角。后兼工花旦,在《胭脂》、《桃李梅》、《凄凉辽宫月》、《春江曲》、《皇亲国戚》、《西厢记》等大型古装戏中饰演女主角或重要角色。又在《神医奇传》、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、《魂断铜……[详细]
|
张佐臣(1906~1927年) 张佐臣,化名张鹏、张人杰,浙江平湖人。早年在上海日商大康纱厂做工。民国13年(1924年)参加中国共产党。次年沪西日商纱厂二月大-时,张在沪东发动日商纱厂工人-支援。-声势浩大,得到社会各界声援,迫使日商接受谈判,签订协议。张是6名工人谈判代表之一,努力交涉营救在-中被捕的领导者邓中夏、孙良惠、戴器吉,迫使当局释放。民国14年5月1日,张在广州参加……[详细]
|
邹元燨(1915.11~1987.3),出生于浙江平湖。冶金学和材料学家。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(院士)。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。邹元燨出生于职员家庭。其父邹宏宾是早期同盟会会员,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,获博物学硕士学位,曾任浙江大学教授。母亲知书达理,曾帮助过辛亥革命。邹元燨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。邹元燨少年时在家乡就读小学和初中,1929年入浙江省省立高级中学。他从小勤……[详细]
|
胡秉圭(1911~1968年) 胡秉圭,浙江平湖人。民国19年(1930年),考入东南医学院。因学习勤奋、成绩优异,获该校首例减免学费奖励。民国23年毕业后,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传染病研究所留学,翌年,被遴选为官费留学生。民国26年,通过日本国家医师考试,是年6月返国。民国27年2月,入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工作。民国30年,晋升副研究员。 上海解放前,胡历任东南医学院内科学教授、仁济医院内……[详细]
|
陈嗣龙(?~?),字劭园,号春溆。浙江平湖人。拔贡生乾隆三十三年戊子顺天举人。清乾隆三十四年(1769)己丑科陈初哲榜进士第三人。乾隆三十四年,己丑科殿试阅卷后,钦定前十本。常熟的季学锦卷列一甲第三,可是由礼部引见乾隆帝时,季学锦迟迟不到,一下被降到三甲末位。如果季学锦被引见时不缺席,陈嗣龙未必能中上一甲第三名。陈嗣龙得中探花后,授翰林院编修。累升太仆寺正卿。当时大学士和糰权倾朝野,陈嗣龙不向权贵……[详细]
|
施鳯来(1563年——1642年),字羽王,号存梅,明末时期浙江省平湖人。他是平湖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科举会考制度中,获取功名最高之人他在明朝万历35年丁未科(1607年)获会试第一名,廷试一甲第二名,即榜眼。他是平湖历史上在封建社会科举会考制度中,获取功名最高之人。他在明朝万历35年丁未科(1607年)获会试第一名,廷试一甲第二名,即榜眼。按现在的说法,就是在全国高考中获得第一名,只是在与领导面试后……[详细]
|
赵孟坚(1199—1295),字子固,号彝斋居士,平湖人。宋太祖11世孙。初以父荫入仕,南宋宝庆二年(1226)进士,授集贤殿修撰。历官湖州掾,入转运司幕,诸暨县令,严州知府。时严州饥荒,发廪赈赡,活民5万余户。景定初,迁翰林学士承旨。不久罢归。曾一度做过右丞相贾似道幕僚。旧传宋亡不仕,隐居广陈(今平湖市广陈镇北)。县令往访,孟坚飞舟逸去,县令叹息说“名可闻,身不可见”。从弟孟頫宋亡仕元,自湖州来……[详细]
|
陆维钊(1899—1980),原名子平,字微昭,晚署劭翁,书斋名庄徽室,亦称圆赏楼,平湖新仓镇人。幼承家学,随祖父陆少云(秀才,善书画)习书画。1920年,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部。1925年,应聘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担任助教,为王国维的助手。1931—1934年,任上海圣约翰大学中文系副教授。教学之余,协助叶恭绰编纂《全清词钞》。抗战胜利后,平湖县政府邀请担任县参议员,因深恶国民党的-腐败,坚……[详细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