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美范(1913~1938),出生于平利县广佛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童年帮人放牛。民国23年(1934)参加陕西警2旅4团(沈玺亭部),在3营某连当传令兵,不久被调至该营9连当兵。民国24 (1935)冬,4团驻防长安县引驾回。12月11日(农历冬月十六),9连连附何继周率部举行-成功,自命陕南游击纵队。卢美范参加了这次-。-后,卢任何继周的警卫员,随部队在陕南坚持游击战争。民国25年(1936)5……[详细]
|
严汉卿(1897~1929),平利县狮坪乡黄石村人。先后在平利县高等小学堂、兴安职中、省法政学校读书,在西安和广大师生一起参加了驱逐军阀刘镇华的斗争。民国13年(1924)考入北京法政大学读书,不久,加入中国共产党,积极投身于反对段琪瑞政府的-罪行的活动。民国15年(1926)冬,中共北方区委派至陕西,被分配到长安农民协会作秘书兼宣传工作。在中共长安中心县委书记兼长安农民协会主任陈嘉惠的领导下,为……[详细]
|
饶道明(生卒年不详),字学虞,号栋成,祖籍湖北麻城人,随父迁平利长沙铺落户。饶道明是中医,以行医、开药铺为业,取其“饶道明”三字之中的“明”字,立铺号为“正大明”。清代末年,饶道明开始经营生漆,把牛王沟一带的优质生漆标以“牛王”商标,远销汉口、上海,引起中外漆商的极大兴趣,纷纷向“正大明”订货。从此“牛王牌”生漆创出了名牌。……[详细]
|
廖定三(1882~1922),原名正全,又名华鼎,平利县龙门乡龙门村人。 他自幼“才气纵横”,抱负远大,不甘在穷乡辟壤蜗居苟且,一心寻觅报国之门,遂去武汉求学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由孙中山、黄兴发起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,确定以“驱逐鞑虏,恢复中华,创立民国,平均地权”为政治纲领。廖定三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,在武汉求学时因参加反清遭-,经越狱脱身。随后,东渡日本留学,并参加中国同盟会。……[详细]
|
余闲云(1838~?),原名求亨,字锡龄,又字葆贞,号闲云,平利慈气沟(今仁河乡慈气沟村)人,清国子监学生。他与堂兄余锄云(名求元,字善长,又字葆初,号锄云)、堂弟余霭云(名求达,字畅庵,号霭云)为祖传-中医。他们潜心习医,精通歧黄术,对医治伤寒尤为见长,许多垂危患者多被治愈,时称“医中三杰”,外地慕名就医者日众。闲云、锄云兄弟二人曾应诏到西安为慈禧太后治病,疗效卓然。慈禧太后赠书“龟寿二难”(“……[详细]
|
李联芳(生卒年不详),字实斋,陕西平利县人。幼年家贫,敏而好学,师王端夫喜其才华,资他深造。同治十年(1871)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,授编修,迁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,历放广西、山西、云南、甘肃考官,得士最盛,官至内阁学士,兼礼部侍郎。身居高位后,对恩师尊为父母,俸禄所入必分给兄弟。光绪二十年(1894)他以丁忧归,读礼家居,欣然接受邑知县杨孝宽之托,主编光绪《续修平利县志》。几经寒暑,细缕密针,于光……[详细]
|
陈得胜(生卒年不详),平利县人,青年时从军,任平利白土营营兵。清同治元年(1862)5月,太平军赖文光部到达陕西渭南,回族人民起义响应。起义军迅速控制了渭河两岸。同时,甘肃、宁夏、青海地区的回民也纷纷起义。史称“西北回民起义”。这次声势浩大的回民起义,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。为了挽救危局,清政府四易主帅,调兵入陕,司时将平利白土营(绿营兵)调到陕西关中,-回民起义军。陈得胜因调剿出力,由六品……[详细]
|
邢景周 (?~1862),字楷夫,平利县城人。咸丰六年(1856)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。请假归籍,值湖北农民起义军入境,邢称“楚匪作乱,窜扰邑东”,即倡募团勇防御,赏加赞善衔。后请终养家居,复奉旨“帮办本地团练”。同治元年(1862)七月,四川农民起义军抵平,劫富惩官,不扰贫民,被邢诬为“川匪窜境,势焰张甚”,立即率勇(团练)攻击。起义军佯败,诱勇深入。邢以为义军“大败”、“逃遁”,遂率勇乘“胜……[详细]
|
李逢亨(1744~1822),宇垣斋,号培园,又号平湖,平利县人。童年时,由其父李岩送往兴安州读书。他敏而好学,品学兼优,能诗善文,精通《禹贡》,门齿伶俐。乾隆四十四年(1779)拨贡,充四库校录议叙理问,分发北直隶,借补蓟州州判,掌管治河工程。乾隆五十七年(1792),调任霸州同知。该州州治为九河趋汇之区,旧设埝以御众流,岁久不治。他与剌史商酌立法十条,率士民实力兴筑,是年各河皆涨溢,幸得无虞,……[详细]
|
廖乾五(1886~1930),原名正元,又名华龙,化名刘省三,平利县八仙区龙门乡龙门村人,出生于革命家庭。廖乾五自幼读书,聪慧勤奋,喜文爱武,注重身体锻炼,少年时代就钦佩其二哥廖定三(早期同盟会员)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,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与村民一道背石料,垒桥墩、架桥补路,热爱劳动,做好事,助人为乐,村民誉为好孩子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正月初一,告别父母兄嫂和新婚妻子顶风冒雪,跋涉千里,到武汉……[详细]
|
张惠民,原名张志润,1905年12月25日出生于陕西省平利县冲河乡张家湾一个破落的封建世家。曾祖父张承燮,做过资政大夫、山东临清知州,“居官三十余载”,喜藏书,著有《孔孟志略》、《儒先述》。祖父张祖阶,做过山西盐运使。父亲张有,清末做过山东盐运使,1931年以前任平利东第二区区长。张惠民幼时读私塾,1921年考入平利县第一高级小学。为人诚朴,惠爱同学,且好学,成绩优良,为师长赏重。他喜爱历史课,……[详细]
|
廖乾吾(1886-1930)原名正元,又名华龙,曾用名刘省三。陕西平利人。曾读私塾,考取贡生。北京京师农业学校肄业。个人经历斗争1922年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3年2月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-。1924年1月赴广州,作为汉口代表出席国民党一大。会后派任中共汉口地委委员,参与国民党武汉执行部工作。不久再度赴广州,入黄埔军校政治部任教官。同年被周恩来指派入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,任车队国民-……[详细]
|
吴光明,陕西省平利县人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山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,山西省山水画研究会会长,太原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。作品曾入选第六届、第八届全国美展,获第八届美展优秀奖。入选首届全国山水画展并获铜奖。获山西省文学艺术创作特别奖及山西省美术特等奖。作品多次被国家选送境外展出,并被收编入各种大型画册。多件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、人民大会堂、天安门、博物馆收藏,1997年被“中国文联”、“中国美协”评为中国画……[详细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