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生孝(1910~1935) 枣塌村人,家庭贫穷,生活寒苦。1929年到吴堡国民党警务班当兵,后在地下党员王华亭的启发下,于1932年脱离国民党民团,积极从事革命工作。是年,参加共产党。1933年底,参加了义勇队,1934年2月6日参加了消灭葭县木头峪国民党民团战斗。义勇队改编为陕北红军第四支队,王任战士、分队长,他英勇地转战于绥、吴、葭、清一带,参加了打击国民党军的多次战斗和开辟苏区的工作。19……[详细]
|
樊锦堂(1907~1935) 樊家圪坨村人,家庭寒苦,自幼从农,粗识字。他受樊峻(共产党员,知识分子)的教育,于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,是吴堡早期党员,他热爱共产党,积极宣传革命思想,培养积极分子,发展共产党员,于1929年创建了中共樊家圪坨中心支部,任书记。1932年,任吴堡北区共产党区委书记。他日夜奔波在国民党统治的村庄,白天钻山洞,晚上到各村,秘密发动群众,开展革命斗争。1935年,在安定……[详细]
|
樊士乐(1907~1935) 化名老赵,出生在樊家圪坨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。他从小揽工度日,练成壮实的身体,养成不怕苦、不怕累的习惯。1933年,由本村樊锦堂介绍参加共产党,积极开展地下革命工作,后任吴堡中区区委书记、县委书记、县工会主席,奔波全县,秘密发展共产党组织,开展革命斗争。1935年秋,国民党军大举“围剿”吴堡苏区,樊被国民党84师抓捕,押送到岔上联保严刑审讯。逼其供出共产党组织和党员名单……[详细]
|
樊文德(1908~1935) 化名老苏、老霍,樊家圪坨村人。9岁起在本村私塾读书,14岁到葭县螅镇小杂货铺当店员,3年后返家务农。1927年,赴榆林谋职,在井岳秀部当兵二年。他厌恶国民党军腐败堕落,欺压百姓,遂回家务农。1930年,本村樊锦堂介绍他参加共产党。1932年,他到安定县参加了陕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,转战各县,打土豪,摧毁国民党地方政权,开辟苏区。后调任陕北特委特务队队长,日日夜夜警卫……[详细]
|
慕生桂(1911~1936) 化名老任、老范,慕家塬村人。富农家庭,学生出身。7岁入私塾,15岁考入县城高小,学业优良。1928年高小毕业,回本村办贫民小学,专吸收穷苦人家子女就读,不收学费,义务教学。1930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,经常阅读进步书籍,研究新文化、新思想,参加革命活动,同年参加共产党。1931年春,绥师闹-,国民党当局封闭了学校。生桂转入榆林省立第六中学就读,先后任榆中地下共产党支……[详细]
|
郭毓仁(1911~1935) 化名任山,郭家沟村人。幼年失母,家道贫寒,从小帮父劳动,养成勤劳、朴实、忠厚的优良品质。1925年春,15岁的郭毓仁,被国民党86师抓去当兵,先后在该部罗德兴、李福成、常瑞楼营任战士、十长(班长)。1933年春,郭随国民党军驻宋家川镇,他与中共地下党员王华亭、胡海江认乡交友。王借机宣传马列主义和苏维埃革命,郭格外高兴。经过考验,同年8月由王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。郭的行……[详细]
|
薛翰臣(1913~1935) 化名老乔,前薛家坬村人。少年就读,后考入宋家川高小。193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。绥师被国民党封闭,又转入榆林中学就读,成绩优良,在榆中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,任支部组织委员。1933年毕业回到家乡,次年五月端阳节接替了慕生桂在郝家山村私塾教学之职,暗里做共产党地下工作。7月,中共吴堡党组织派翰臣与县城地下党联系,搜集国民党军政情报,他有胆有识,深入虎穴,积极……[详细]
|
贾仰青(1910~1934) 本名鸿德,贾家山村人。生于富农家庭,5岁祖父教他识字,认读如流,后入私塾,学业甚佳。13岁考入川口小学。除熟读课文外,还经常阅读《水浒》、《薛仁贵征东》等侠义小说。1926年高小毕业,考上绥德省立第四师范。但其父以绥师闹-为由不让去。1929年到绥德田家渠村私塾任教一年,得白洋百元,1930年自行入绥师就读。同年参加共产党。他参加绥师召开的纪念苏联十月革命大会,组织学……[详细]
|
慕嘉绩(1908~1931)乳名国有,化名国劳、逸民,小寺子村人,中农家庭。祖父慕锡壮,务农兼行医。父慕应秀,清末捐秀才。嘉绩生性聪明,从小好学,葭县螅镇高小毕业时,列优等生。1927年,嘉绩随族叔慕少明赴榆谋职,由同乡曹道农荐举,任国民党第三监狱看守,后升看守主任。在此期间,胸怀救国大志的嘉绩,常与榆林省立第六中学老师樊峻(共产党员)等人接触。经樊介绍参加了共产党。他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指示,设法……[详细]
|
薛克明(1910~1965)陕西吴堡人。家境贫寒,自幼即在家务农,1927年参加革命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4年参加红军游击队,历任班长、中队长等职。1934年11月,在吴堡县后畔村召开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,薛被选为革委会保卫委员。1935年1月,吴堡县革命委员会改为吴堡县苏维埃政府,薛任县苏维埃政府保卫部部长。1937年春调陕北省苏维埃政府,任保卫局执行科科长。1940年起,先后担任陕甘……[详细]
|
白文选(1615~1674) 原名可撰,号毓公,白家塌子村人。从小放羊务农,体大食多,膂力过人,生性好弄刀棒。明崇祯四年(1631),他与冯双礼(绥德人)参加张献忠(定边人)农民起义军,任火头军、士勇,每次作战,白战功卓著。七年(1644),献忠封白文选为前军都督。献忠牺牲后,随孙可望(延长人)、李定国(绥德人),率大西军余部由川南下,转战云南、贵州。清军逼近广东、广西,形势紧迫,李定国提出联明抗……[详细]
|
慕生忠(1910—1994.10.19)陕西吴堡慕家塬村人。1930年参加革命。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任陕北红军五支队政治委员,红五团政治委员兼中共吴堡县委军事部部长,红二十五纵队政治委员,陕甘晋省委委员,中共陕北省委委员兼白区工作部部长,中共吴堡县委书记,陕北红军第二作战分区司令员,任吴堡中心县委书记。抗日战争时期,任延安以东地区作战司令员,山陕特委军事部参谋长。洛川地委宣……[详细]
|
冯维精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
冯维精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原政治委员、正兵团职离休干部。冯维精是陕西省吴堡县人,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,历任-二局机要员;八路军总部科员,军委二局股长、科长、四系副主任;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科长,西北野战军司令部科长,联防司令部三处处长,西北军区二局局长;军委技术部副局长,总参某部局长、副部长、政治委员等职,1961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冯……[详细]
|
牛朝,男,1967年生于陕西吴堡,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重彩画高级研修班客座教师,中国美术家协会法律顾问。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各级美展、各类综合美展,作品多次发表于全国各类报刊。擅长工笔画、现代重彩画及水墨画,题材涉及花鸟、山水、人物等。 作品特点:构图奇巧、精致,画面宁静、雅逸。悄然将现代绘画的理念与传统绘画之精神和谐相融。……[详细]
|
柳青(1916—1978),原名刘蕴华,陕西省吴堡县人。当代著名小说家。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,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38年奔赴延安。抗战胜利后,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。解放战争后期,又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。解放初期,任《中国青年报》编委、副刊主编。1952年任陕西省长安县(今西安市长安区)副书记,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。“文革”期间,遭受残酷-,-停止工作。……[详细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