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名夏(1601~1654)字百史。江溧阳人。明崇祯十六年(1643)杨廷鉴榜进士第三人。授翰林院编修。陈名夏好诗文,曾在山东、河北等地游学。喜结天下名士,为诸生时已名重天下。当他得知崇祯帝已吊死煤山的消息后,欲逃出京城,不料被农民军发现。几经周折才投奔到南明福王小朝廷。因其曾降附农民军被定“从贼案”。不久,陈名夏又逃离福王政权。归附大清朝,被授为修撰。官吏部尚书。又升弘文院大学士晋少保。终因赞同……[详细]
|
史务滋,宣州溧阳人。累至内史。天授中,雅州刺史刘行实及弟渠州刺史行瑜、尚衣奉御行感,并兄子左鹰扬将军虔通,并为侍御史来子珣诬以谋反诛。史务滋,字体乾,又字树德,公元691年9月,武则天称帝,该唐为周,任司宾卿,史务滋为左纳言,武后命史务滋等十人分开巡行天下,意为考察各地的地方官,公元692年1月,侍御史来子询(唐代酷吏),诬陷雅州(今四川雅安)刺史刘行业与朝中尚衣奉御刘行感兄弟要谋反,诏令务滋与来……[详细]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