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宝桥 (1961~)笔名则鸣、则灵。河南浚县人。中共党员。大专学历。1981年起历任乌达发电厂小学教师、工会宣传干事、企管办秘书、俱乐部主任、生活公司经理兼俱乐部主任、工会副主席、办公室主任,政工师。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出版诗集《保持错觉》、《冬青花》、《守住永远》、《梦中有你》、《并非错觉》、《沿途有我》,发表作品300余篇。……[详细]
|
常仙甫,字玉堂,1888年4月23日生于河南省浚县屯子乡裴庄村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。兄妹六人,排行第三。父亲常宣贵为人正直,崇尚岳飞、文天祥,曾任晚清国子监。常宣贵对子女要求很严,经常对常仙甫说:“‘文官不贪钱,武将不怕死,何患天下不太平’,堂堂须眉男儿,就要以天下为己任。无论为官为民,都应以爱国、真诚,扶危济贫为宗旨。”受父辈的熏陶,少年时代的常仙甫就正直善良,同情穷苦人。成年以后,他积极接受五四……[详细]
|
贾兴安 (1960~)河南浚县人。中共党员。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,鲁迅文学院第二届高级研讨班学员。曾在内蒙古服兵役,历任团政治处报道组组长,邢台市工人文化宫文艺科长,市文联创作室、部主任,河北文学院合同制作家。现任《散文百家》主编,市文联副主席,市作协主席,河北临城县人民政府挂职副县长,省作协小说艺委会副主任。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。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著有长篇小说《欲草》、《黄土青天》……[详细]
|
端木赐(公元前520年-公元前456年):复姓端木,字子贡(古同子赣),以字行。汉族,春秋末年卫国(今河南鹤壁市浚县)人。孔子的得意门生,孔门十哲之一,“受业身通”的弟子之一,孔子曾称其为“瑚琏之器”。对他好时他看人不顺眼,别人远离他了又会埋怨别人,如子思。性格自私,骄纵使气。才华横溢。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,利口巧辞,善于雄辩,且有干济才,办事通达,曾任鲁国、卫国之相。他还善于经商之道,曾经……[详细]
|
王梵志(?—约670年)唐初白话诗僧。卫州黎阳(今河南浚县)人。原名梵天,生平、家世均不详。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,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,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,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。多数作品思想消极,格调不高。语言浅近,通俗幽默,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。艺术上比较粗糙,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。对初唐盛行的典雅骈俪诗风有一定冲击作用。原有集,已佚。有今人整理本《王……[详细]
|